在皖北水乡颍上县,有一片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产业奇迹——夏桥莲藕。它不仅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更是当地乡村振兴的“金色引擎”。近年来,夏桥镇以荷为媒、以藕兴业,打造出一条集生态种植、精深加工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全产业链,让千年莲藕焕发新生机,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一颗莲藕的“七十二变”:从田间到舌尖的产业升级
夏桥莲藕以“脆如梨、甜似蜜”闻名,但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。当地通过“科技+生态”双轮驱动,让传统种植焕发现代活力。突出绿色种植。万亩荷塘采用“鱼藕共生”“虾藕共养”生态模式,配合智能灌溉、无人机植保,既守护了水土,又提升了品质,达到了“一田多收”。注重精深加工。在中石化帮扶下建成的聚颍食品工厂,将莲藕“吃干榨净”——藕片、藕粉、糯米藕等系列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全国,年产值超4700万元,真正实现“土特产”变“金招牌”。研发体验经济。通过开发“荷韵夏日”系列项目,游客可采鲜藕、品藕宴、住荷畔民宿,还能在“莲藕文化馆”领略“莲廉文化”,沉浸式服务让农田变景区、农活变体验,让游客在赏景、劳作、品尝中感受“莲”的全价值。
万亩荷塘的“流量密码”:农文旅融合打造网红经济
夏桥人深谙“颜值就是生产力”。网红打卡地。抖音上爆火的“万亩莲园”航拍、小红书里蜿蜒的观景栈道,让这里成为颍上县游客的“避暑胜地”,年吸引游客超2万人次。 文化IP赋能。精心组织的莲花文化节、荷田摄影大赛、钓龙虾比赛等活动轮番上演,把莲藕从农产品升华为文化符号,让游客在消费中感受到“乡味、乡趣、乡情”。区域联动。与八里河、五里湖等景区串联成线,融入颍上全域旅游版图,形成“夏桥藕香引客来,周边景区留客住”的共赢格局。
一朵荷花的共富效应:乡村振兴的“夏桥样本”
莲藕经济的蓬勃生长,结出了实实在在的惠民果实。 家门口就业。种植、加工、旅游三产融合,带动数百名村民变身“产业工人”,让群众从“单一务农”转向“多元创收”,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7万余元。乡村焕新颜。荷塘取代荒滩,白墙黛瓦映衬接天莲叶,生态美景直接转化为“美丽经济”。深挖“荷-和”价值理念,网格员们积极探索“荷塘唠嗑-荷风送暖-荷法合治”调解三步法,及时化解土地纠纷、赡养矛盾等问题。模式可复制。从“卖原料”到“卖体验”,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全域联动”,夏桥为乡村特色产业振兴提供了鲜活范本。
如今,“夏桥莲藕”已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,更是一幅产兴业旺、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,是颍上农产的“品质身份证”。未来,这片荷塘还将继续书写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”的发展新篇章! (李 军 陈新星)
双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